时间: 2025-04-23 13: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44:05
年货:字面意思是指在春节期间购买的各种商品,用以庆祝新年和满足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基本含义包括食品、装饰品、礼品等,这些商品通常具有节日特色,如对联、灯笼、糖果、腊肉、海鲜等。
年货一词源于**传统文化,随着春节这一重要节日的传承而流传至今。在古代,年货可能更多指的是食物和祭祀用品,而现代年货则涵盖了更广泛的商品种类。
在*,年货不仅仅是商品,它还承载着家庭团聚、传统俗和节日气氛。购买年货是春节前的一项重要活动,它象征着新年的开始和家庭的繁荣。
年货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温馨和期待的感觉,它让人们联想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团聚和节日的喜悦。
每年春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市场挑选年货,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期待,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和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在诗歌中,年货可以被描绘为:“红灯高挂,年货满仓,家家户户喜洋洋。”
年货市场通常热闹非凡,各种色彩鲜艳的商品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节日商品可能被称为“节日用品”或“节日装饰”,但其具体内容和意义会根据不同文化的节日*俗而有所不同。
年货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的节日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和家庭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年货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文化的精髓。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