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1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13:00
词汇“献可替不”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献可替不”字面意思是提出可行的建议来替代不可行的做法。基本含义是指用好的、可行的方案或建议来取代不好的、不可行的方案或建议。
“献可替不”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献可替否”,后来演变为“献可替不”,意思基本相同,都是指提出可行的建议来替代不可行的做法。
在**传统文化中,智者和谋士常常被赋予提出良策的角色,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智慧和策略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建设性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智者的形象,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智慧和策略。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项目难题,通过献可替不,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智者献可替不,策略如星辰,照亮前行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智者手持卷轴,上面写着“献可替不”,背景是古代的宫廷或会议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ffer a better alternative”或“propose a better solution”。
“献可替不”这个成语强调了智慧和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善于思考和创新。
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1.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2. 【可】
3.
【替】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替。-竝,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替孟明。 、 《诗·小雅·楚茨》-勿替引之。 、 《诗·大雅·召》-胡不自替。 、 《国语·楚语》-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 、 《离骚》-謇朝谇而夕替。
【组词】
久替
4.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