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26:23
“好汉英雄”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词组成:“好汉”和“英雄”。这两个词都指向勇敢、有胆识、有正义感的人。在字面意思上,“好汉”通常指勇敢、正直的男子,而“英雄”则更广泛地指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非凡勇气和牺牲精神的人,无论性别。
在文学作品中,“好汉英雄”常用来描述那些在逆境中挺身而出,保护弱小,对抗邪恶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的勇敢行为或品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军事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指代那些在战争或冲突中表现出色的个体。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勇士”强调战斗中的勇敢,“豪杰”则更多指有才能和影响力的人,“英豪”结合了英雄和豪杰的特点。
“好汉”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有才能、有胆识的男子。“英雄”则源自对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中英雄人物的描述,后来逐渐泛指任何表现出非凡勇气的人。
在**文化中,“好汉英雄”常常与侠义精神相联系,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形象则更多与神话、史诗和历史人物相关,如亚历山大大帝或罗宾汉。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崇高和敬仰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为了正义和他人利益而奋斗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有人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勇敢和无私的行为时,我们可能会用“好汉英雄”来赞扬他们。
在诗歌中,可以将“好汉英雄”融入对勇敢行为的赞美:
在那风暴的中心, 好汉英雄挺立, 不畏狂风巨浪, 只为守护那一线光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披战甲的战士,手持利剑,站在战场的高地上,背景是壮丽的日出。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在英语中,“好汉英雄”可以对应为“heroic figure”或“brave warrior”。在不同文化中,英雄的形象和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勇气、正义和牺牲精神。
“好汉英雄”这个词汇不仅是对勇敢和正义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崇高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英雄主义的敬意和向往。
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汉】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引证】
《说文》-汉,汉水也。上流曰漾。 、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 、 《资治通鉴》-收众汉南。
【组词】
汉女、 汉津、 汉阴、 汉渚
3.
【英】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英,草荣而不实者。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 《离骚·夕餐》。注:“华也。”-秋菊之落英。 、 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嗣若英于西冥。 、 《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毋夭英。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落英缤纷。
【组词】
落英、 英华
4.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