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6:41
词汇“劝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劝”和“誉”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这两个字,“劝誉”可以理解为通过说服来赢得他人的赞誉或好名声。
由于“劝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人通过巧妙的言辞或行为来赢得他人的尊敬和赞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直接的表达方式。
由于“劝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劝”和“誉”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劝誉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用于在人际关系中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
“劝誉”可能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通过正面的沟通方式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誉。
在日常生活中,劝誉可能体现在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行为来赢得同事、朋友或家人的尊重和赞誉。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劝誉”来描述一个角色如何通过智慧和言辞来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通过劝誉的方式来赢得他人的赞誉,例如在会议中通过精彩的演讲赢得掌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沟通技巧和行为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
“劝誉”作为一个组合词,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通过正面沟通来赢得他人赞誉的重要性和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并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誉】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誉,偁也。 、 《墨子经》-誉名美也。 、 《周书·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誉之则以为忧。
【组词】
誉人、 誉谀、 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