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51
“好歹不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既不分辨好坏,也不区分是非。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缺乏辨别能力,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优劣或对错。
“好歹不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道德判断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道德判断,也用于描述一般的辨别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明辨是非”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好歹不分”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道德判断力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无知和缺乏责任感。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缺乏判断力而遭受损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好歹不分而做出错误决策的朋友,这让我意识到辨别能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好歹不分”融入到描述一个迷茫的旅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迷雾中的十字路口,象征着选择的困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迷茫的脚步声,回响在空旷的街道上。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nnot tell right from wrong”,但这个表达没有“好歹不分”那么强烈的成语感。
“好歹不分”这个成语强调了辨别能力的重要性,无论是在道德判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慎重考虑,避免因为无知而犯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批评。
且好歹不分,众何所劝?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歹】
(象形。本作“歺”,音è。甲骨文字形,象有裂缝的残骨。隶变作“歹”。“歹”是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①(è)本义:残骨。《说文》:“ 列骨之残也。” ②坏)。
坏。与“好”相对。
【引证】
《西游记》-莫怕!莫怕!我们不是歹人,我们是取经的和尚。 、 《宣和遗事》-父亲做歹事,误我受此重罪。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