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0:10
“好歹”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副词,表示无论结果如何,无论如何。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不管是好是坏”,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某事或接受某种结果。
在口语中,“好歹”常用来表示无奈或接受现实的态度,如“好歹也算是个机会”。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增强情感表达,如“好歹我们曾经相爱过”。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日常交流中。
“好歹”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好”和“歹”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好和坏。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用来表示事物的两个极端,后来逐渐演变成表示无论结果如何的副词。
在**文化中,“好歹”体现了中庸之道和接受现实的态度,即在面对不确定或不利情况时,仍然保持平和的心态。
“好歹”这个词给人一种无奈但又接受现实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虽然不理想,但仍需面对和接受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好歹”来安慰朋友,当他们面对不如意的结果时,我会说“好歹你尽力了”,以此来减轻他们的挫败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好歹春风拂过,枯枝也绽新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风雨中,脸上带着无奈但坚定的表情,背景是模糊的城市灯光,这幅画可以命名为“好歹”。
在英语中,“好歹”可以对应为“anyway”或“at leas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语境相似。
“好歹”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人面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恰当使用“好歹”这样的词汇,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歹】
(象形。本作“歺”,音è。甲骨文字形,象有裂缝的残骨。隶变作“歹”。“歹”是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①(è)本义:残骨。《说文》:“ 列骨之残也。” ②坏)。
坏。与“好”相对。
【引证】
《西游记》-莫怕!莫怕!我们不是歹人,我们是取经的和尚。 、 《宣和遗事》-父亲做歹事,误我受此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