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8:01
“斗巧争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巧妙和创新的方式进行竞争。这个成语强调在竞争中不仅要依靠技巧和智慧,还要不断创新,以求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在文学作品中,“斗巧争新”常用来描述人物在艺术、文学创作上的竞争,强调创新和独特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任何领域的竞争,如商业、科技等,强调在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在专业领域,如设计、广告等,这个词汇强调创意和创新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斗巧争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对技巧和创新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商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中,“斗巧争新”体现了对创新和智慧的推崇。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市场竞争中对创新和独特性的需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不断进步和创新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仅要运用智慧,还要勇于创新。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运用“斗巧争新”的理念,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团队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斗巧争新,创意如泉涌,智慧之光照亮前行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艺术家在工作室中忙碌,每个人都在尝试新的技法和创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充满创新和活力的音乐,如电子音乐,来增强“斗巧争新”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novate or die”,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对创新的重视是普遍的,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斗巧争新”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在学和工作中要不断创新,还鼓励我在面对挑战时运用智慧和创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创新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3.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4.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