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4:49
“万事全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停止或结束了。它通常用来形容一切活动或事务都已停止,不再进行,常带有消极或无奈的意味。
“万事全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事物状态描述的传统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可能与宿命论或悲观主义有关,反映了人们对不可控的无奈接受。在现代社会,它也可能被用来描述经济衰退或社会变革的结束。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无奈。它让我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事物的不可逆转性,影响了我对结束和开始的看法。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项目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被迫终止时使用过这个成语,表达了对项目结束的无奈和接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随着秋叶的飘落,万事全休,只留下心中的寂静和回忆。”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幅描绘黄昏或冬日的画面,一切都显得沉寂和静止。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音乐或寂静的夜晚声音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is over”或“everything comes to an end”,但它们没有“万事全休”所带有的深刻无奈和宿命感。
“万事全休”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结束,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结束和无奈的概念。
若今夜真个死,万事全休;若不死,明日和你县里理会!
你们要是懂事的,快快的给我出去,~;如若不然,哼哼,那时却莫怪我们粗鲁。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4.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