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25:08
词汇“器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器资”一词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器具的资质”或“才能的器具”。在古代汉语中,“器”可以指器具、才能,而“资”则有资质、资本的含义。因此,“器资”可能指的是某种才能或资质所依赖的工具或条件。
由于“器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人的才能或其所依赖的工具。
同义词:才能、资质、天赋 反义词:无能、平庸
“器资”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组合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以至于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文人的“器资”通常指的是他们的文房四宝,如笔、墨、纸、砚,这些是展现他们才能的工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由于“器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形象,以及他们对才能和学识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用到“器资”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讨论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器资”用于描述某人的特殊才能或其所依赖的工具,例如在一篇关于古代文人的故事中。
由于“器资”与古代文人和他们的工具相关,可以联想到古代书房中的景象,如书架、文房四宝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古琴音乐。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器资”的词汇,因为它具有特定的中文文化背景。
“器资”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低。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但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常见和直观的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