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8:50
词汇“器韵”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其含义。
“器韵”可以拆分为“器”和“韵”两个字。
结合起来,“器韵”可能指的是器具的美感、风格或某种才能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和韵律。
由于“器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器物的美学价值或艺术风格。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它可能指代某种技能或才能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由于“器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新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美学或艺术概念。
在中华文化中,器物往往不仅仅是实用工具,它们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艺术的内涵。因此,“器韵”可能在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美感时使用。
“器韵”可能让人联想到古典、优雅、精致等情感反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器韵”这个词汇,但它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些器物或艺术品的感受和评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琴轻抚,器韵悠长,穿越时空的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件古朴的瓷器,其线条流畅,釉色温润,展现出一种古典的器韵。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古筝演奏,其音韵悠扬,仿佛器韵在空气中流转。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器韵”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器物的风格、美感或艺术价值来实现。
“器韵”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艺术感的词汇,它强调了器物的美学和文化价值。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特别是在描述艺术和美学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 、 《西游记》-短笛无声,寒砧不韵。
【组词】
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