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5:32
“定远”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定”和“远”。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稳定远方”或“使远方安定”。在汉语中,“定”通常表示稳定、确定或固定,而“远”则表示距离上的远或时间上的长远。
“定远”作为一个词汇,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它可能用于形容军事上的远征或政治上的远大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个人志向和城市规划等。
在文化中,“定远”常常与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在历史上,“定远”也与一些重要的军事和政治**相关,如“定远舰”在甲午战争中的角色。
“定远”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在个人层面,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目标的坚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总是用“定远”来形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这个词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追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定远”:
定远之志,如星辰璀璨,
指引我前行,穿越黑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远方的风景画,画面中有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象征着“定远”的意境。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节奏坚定、旋律宏大的音乐,来表达“定远”的情感。
在英语中,“定远”可以对应为“steadfast and far-reaching”,但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因为每个文化对远大目标的理解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定远”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远大理想和目标。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