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2: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2:52:03
《史记.项羽本纪》"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后因称此置太公之高坛为"项羽堆"。古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广武城。
1.
【项】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项,头后也。 、 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 《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
【组词】
项髻、 项窝
2.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
3.
【堆】
(象形。从土,隹(zhuī)声。本义:土堆)。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引证】
《楚辞·疾世》-逾陇堆兮渡漠。 、 司马相如《上林赋》-激堆埼。 、 《尔雅·释水》注-呼水中沙堆为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