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27:58
国际象棋(Chess)是一种二人对弈的战略棋盘游戏,起源于印度,后传入波斯,再通过阿拉伯传播到欧洲。游戏的目标是将对方的国王置于“将死”(Checkmate)的状态。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8x8的方格,交替排列黑白两色。每方有1*个棋子,包括一个国王、一个皇后、两个车、两个马、两个象和八个兵。
国际象棋的英文“Chess”源自波斯语的“shāh”,意为“国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世纪的印度,当时的游戏名为“Chaturanga”,后逐渐演变成现代国际象棋的形态。
国际象棋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爱好者,尤其在俄罗斯、印度和**等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智力竞技的象征,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国际象棋给人以智慧、策略和深思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带来竞技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我的生活中,国际象棋是一种放松和锻炼大脑的方式。我曾参加过学校的象棋俱乐部,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策略性思考。
诗歌: 在黑白格上,棋子轻移, 智慧的火花,在沉默中激荡。 国王与皇后,守护着王座, 每一步棋,都是命运的交响。
国际象棋的棋盘和棋子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在听觉上,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清脆,给人以专注和紧张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国际象棋的名称和规则基本一致,但在某些文化中,如,象棋(象棋)有着不同的规则和棋子。
国际象棋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智力挑战。它教会我们策略性思考和预见未来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国际象棋的词汇和概念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3.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4.
【棋】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棊,博棊也。 、 《方言》-五簙或谓之棊。 、 《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故行棊者。 、 《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 《博物志》-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 、 《史记·货殖列传》-山出棋置。
【组词】
棋枰、 棋子、 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