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8:05
国际标准交谊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 Ballroom Dance)是指在国际上广泛认可和遵循的一套交谊舞规范,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等五种舞蹈。这些舞蹈以其优雅的舞步、严格的舞伴配合和国际通用的评分标准而著称。
在文学中,国际标准交谊舞可能被用来象征优雅、传统或社交场合的正式性。在口语中,它可能被提及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或竞技体育。在专业领域,如舞蹈教育和比赛中,它是评判和教学的重要标准。
同义词:国际标准舞、标准舞、国际舞 反义词:拉丁舞(国际标准交谊舞的对立面,风格更为热情和动感)
国际标准交谊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的社交舞逐渐规范化,并在20世纪初形成了现在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舞蹈的标准和规则被国际舞蹈组织如世界舞蹈理事会(WDC)和国际舞蹈**联合会(IDSF)所采纳和推广。
在国际社交场合,国际标准交谊舞是展示礼仪和风度的重要方式。它也是许多国家文化节庆活动的一部分,如英国的黑池舞蹈节。
国际标准交谊舞给人以优雅、传统和正式的印象。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华丽的舞厅和精致的服装。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个国际标准交谊舞俱乐部,这不仅让我学会了优雅的舞步,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诗歌中,可以将国际标准交谊舞比作人生的旅程,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划和优雅执行。
观看国际标准交谊舞比赛时,可以联想到优雅的舞步、华丽的服装和悠扬的古典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舞蹈形式和风格各异,但国际标准交谊舞作为一种全球认可的舞蹈形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追随者和比赛。
国际标准交谊舞不仅是舞蹈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会我们优雅和协调,是语言学*和表达中的一种独特方式。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3.
【标】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标,木杪末也。 、 《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
【组词】
标枝、 标末
4.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5.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6.
【谊】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宜,宜亦声。宜,表示合宜。本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古“谊”与“义”同。
【引证】
班固《幽通赋》-舍生取谊。 、 《公孙龙子·迹府》-素闻先生高谊。 、 《汉书·董仲舒传》-武王行大谊。
【组词】
谊士、 谊主
7.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