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6:22
减算: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进行减法运算,即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过程。在数学领域,减算是四则运算之一,是基本的算术操作。
减算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汉语中的“减”和“算”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减”已有减少之意,“算”则指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减算”这一词汇,专门指代减法运算。
在中华文化中,数学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学科,减算作为数学的基础,自然也受到重视。在教育体系中,减算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减算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逻辑和秩序。在情感上,它可能与解决问题、分析数据的过程相关,带来一种冷静和理性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减算无处不在,比如在购物时计算折扣后的价格,或者在管理家庭预算时计算支出。
在诗歌中,可以将减算用作比喻:
岁月如梭,减算着青春的余额, 每一笔减法,都是时光的痕迹。
减算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数学公式、清晰的图表和计算器的按键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减算的认知形象。
在英语中,减算对应的词汇是“subtraction”。在不同文化中,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是相同的,但具体的表达和教学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减算作为数学的基本运算之一,不仅在学术上有其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对减算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算,数也。 、 《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 、 《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 、 《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 《礼记·檀弓下》-有算为之节文也。 、 《论语·子路》-何足算也? 、 《儒林外史》-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组词】
算还、 算尽镏铢、 算来、 算刻、 算定、 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