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4:36
减产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减少生产量,通常用于描述工业、农业或其他生产活动中产量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资源短缺、市场需求减少、技术故障、自然灾害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
减产这个词源于对生产活动的描述,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这个词在20世纪变得更加常见。它的使用范围也从最初的农业扩展到了工业和其他生产领域。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减产可能被视为经济衰退的标志,影响人们的就业和收入。在某些情况下,政府或组织可能会采取措施来缓解减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减产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困难、损失和不确定性相关联。它可能引发对经济衰退、失业和贫困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减产可能与工作稳定性、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例如,如果所在的公司因为市场原因减产,可能会面临裁员或工资减少的风险。
在诗歌中,减产可以被用来比喻生命的衰退或梦想的破灭:
“如同枯萎的麦田,我们的梦想在减产, 曾经的金黄,如今只剩下灰暗的回忆。”
减产可能让人联想到空旷的工厂车间、寂静的农田或下降的生产线。视觉上,可能是灰暗的色调和空旷的空间;听觉上,可能是机器的沉默和人们的叹息。
在不同语言中,减产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减产可以翻译为“reducción de producción”。
减产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多个方面。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讨论与生产活动相关的问题。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产】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産,生也。 、 《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百物之产。 、 《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同产。 、 晋·干宝《搜神记》-其妻重身当产。
【组词】
产子、 产育、 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