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0:31
宣言: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公开地宣布或声明某件事情,通常是为了表明立场、意图或原则。它是一种正式的声明,旨在向公众传达特定的信息或观点。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宣言可能用于表达主角的决心或信念,如“他宣言要改变世界”。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宣言可能用于强调某人的立场,如“我宣言,我绝不会放弃”。 专业领域:在政治、法律等领域,宣言通常是正式的文件,如“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
同义词:声明、宣告、宣布 反义词:隐瞒、沉默、保密
词源:宣言一词源自拉丁语“declarare”,意为“宣布”或“使清楚”。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宣言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正式的公开声明。
意义和影响:宣言在历史上常用于宣布重大变革或原则,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感反应:宣言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正式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决心和承诺。 联想:宣言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如革命或重大政治变革。
经历或故事:在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宣言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的期望,这让我感到振奋和责任感。
诗歌: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我们宣言,
爱与和平,
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视觉联想:宣言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文件,上面有庄重的签名和印章。 听觉联想:宣言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演讲或宣读声。
不同语言:在英语中,宣言对应的是“declaration”,在法语中是“déclaration”,它们都保留了公开声明的含义。
理解:宣言是一个具有正式和庄严含义的词汇,常用于表达重要的立场或原则。 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宣言帮助我们传达坚定的立场和决心,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词汇。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