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14
词汇“幼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幼”通常指年幼、未成熟,而“愿”则指愿望、心愿。因此,“幼愿”可以理解为年幼时的愿望或心愿。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的含义进行。
“幼愿”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儿童或年幼时期的愿望或心愿。它强调了愿望的纯真和未受社会复杂性影响的特质。
由于“幼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幼”和“愿”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童年纯真和成长变化的文化背景下,“幼愿”可能被用来探讨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
“幼愿”可能引发对童年时光的怀旧情感,以及对那些未被实现的纯真愿望的遗憾或感慨。
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童年愿望的回忆,这些回忆可能会在成年后成为反思和成长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幼愿”来表达对过去纯真时光的怀念:
在时光的长河中,
幼愿如星辰闪烁,
虽遥远,却永不熄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在星空下许愿的场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来营造怀旧和纯真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
“幼愿”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思考童年的纯真愿望和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珍惜那些最初的、未被污染的愿望和梦想。
1.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
2.
【愿】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引证】
《说文》-愿,谨也。 、 《周书·谥法》-思厚不爽曰愿。 、 《韩非子·诡使》-无利于上谓之愿。 、 《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愿而恭。 、 《考工记·弓人》-则莫能以愿中。 、 《周礼·大司寇》-上愿纠暴。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组词】
愿恭、 愿款、 愿法、 愿敏、 愿婉、 愿懿、 愿民
大头。
【引证】
《说文》-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硕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