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5:05
宣读:指在公开场合大声朗读或宣布某项内容,通常是为了让听众明确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或重要性。
宣读一词由“宣”和“读”两个字组成。“宣”字古义为公开、宣布,而“读”字则指朗读、阅读。在古代,宣读常用于官方文书的公开朗读,如**的诏书或法律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宣读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各种公开场合的朗读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宣读常与正式和庄重的场合相关联,如朝廷的诏书、科举的榜文等。在现代社会,宣读仍然保留着其正式和权威的意味,常用于法律、教育、等领域。
宣读往往给人以正式、庄重的感觉,有时也伴随着紧张或期待的情绪。例如,在法庭上宣读判决时,人们可能会感到紧张或期待结果。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与学校的朗诵比赛,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宣读的艺术性和挑战性。通过大声朗读,我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心。
在诗歌中,宣读可以被赋予更多的情感色彩:
在晨曦的微光中,
我宣读着古老的诗篇,
每一字,每一句,
都是心灵的呼唤。
宣读的场景往往伴随着庄重的氛围,可以联想到法庭、讲台、教堂等地方。听觉上,宣读的声音通常是清晰、有力的,给人以权威和正式的感觉。
在英语中,宣读可以对应为“read aloud”或“proclaim”。在不同的文化中,宣读的场合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公开和正式的特性。
宣读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体现了语言的正式性和权威性,还反映了其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宣读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读】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引证】
《说文》-读,诵书也。 、 《公羊传·定公元年》-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 、 《孟子》-读其书。 、 《论衡·谈天》-相随观读,讽述以谈。
【组词】
读法、 读祝、 读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