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5:35
投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或自己的才能、作品等奉献给某人或某个机构。在古代,这通常指的是文人将自己的诗文或画作献给有权势的人,以求得赏识或提拔。
投献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投”意味着给予或交付,“献”意味着奉献或呈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古代**,文人通过投献作品给权贵是一种常见的社交和政治行为,旨在获得赏识和提升社会地位。这种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价值观。
投献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它涉及到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敬意和奉献精神。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努力的认可。
在个人生活中,投献可能体现在志愿者工作、慈善捐赠或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中。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将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投献给社区服务,以改善社区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投献”来表达对自然或艺术的赞美:
我将心灵的诗篇投献给夜空的星辰, 每一颗闪烁的光芒,都是我无尽的敬仰。
投献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手持卷轴,恭敬地呈递给**的画面,或是现代艺术家在画廊开幕式上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观众的场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dicate”或“present”,它们也有奉献或呈递的含义,但在使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投献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是一种表达敬意和奉献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事业的热爱。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