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5:43
“投石问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投掷石头来探询道路的情况。基本含义是指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试探一下情况,看看反应如何,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先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或试验。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建议某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先做些小动作看看反应。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策略中,这个成语可以指代市场测试或民意调查等先行步骤。
同义词:试探、试验、摸索、探路 反义词:果断、决断、一意孤行
同义词中,“试探”强调的是通过小动作来测试对方的反应;“试验”则更多用于科学或技术领域的小规模测试;“摸索”指的是在没有明确方向时的尝试性探索;“探路”则是字面意义上的先行探查道路。反义词中,“果断”和“决断”强调的是不犹豫地做出决定,而“一意孤行”则是指不顾他人意见,坚持自己的做法。
“投石问路”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投石以问路”,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未知时采取的谨慎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谨慎和预见性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投石问路”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应该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试探。
这个成语给人以谨慎、小心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智慧和策略。它让人联想到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通过小心的试探来获取信息,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面对一个新的社交场合时,先用一些小动作来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反应,这就像是投石问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未知的旅途上,我投石问路,每一颗石子都是我心中的疑问。”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夜晚的森林中,投掷石子来探查前方的道路。听觉上,可以想象石子落地时的声音,以及随之而来的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st the waters”,意思是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先试探一下情况。这个表达也体现了类似的谨慎和试探的意味。
“投石问路”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实用的策略指导,也是*传统文化中谨慎和智慧的体现。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个人决策还是商业策略中,这个成语都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原则。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谨慎试探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
4.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