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22:33
内吸剂:内吸剂是一种农药,它通过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从而对植物体内的害虫或病原体产生毒杀作用。这种农药的特点是可以在植物体内移动,对害虫进行内部防治,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科学和植物保护,内吸剂是一个常用的术语,用于描述一类特定的农药。在文学或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农业技术或环境保护的话题时。
同义词:内吸性农药、系统性农药 反义词:外用剂、表面处理剂
内吸剂这个词汇源自对农药作用机制的描述,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并使用。
在现代农业中,内吸剂的使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技术的进步。
内吸剂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环保,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农药残留和生态平衡的担忧。
在实际生活中,农民可能会根据作物的具体需求和害虫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内吸剂,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诗歌中,可以将内吸剂比喻为“植物的守护神”,它悄无声息地进入植物体内,保护它们免受害虫的侵扰。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绿油油的农田,阳光下,内吸剂如同无形的守护者,保护着每一株植物。
在不同语言中,内吸剂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其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是相似的。
内吸剂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了解和正确使用内吸剂,对于保护作物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吸】
(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引露。
【组词】
吸呼、 吸留、 吸风、 吸新吐故
3.
【剂】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剂,齐也。 、 《后汉书·刘梁传》注-剂,剪齐也。 、 《太玄·永》。注:“剪绝也。”-其命剂也。 、 《太玄·永》-永不轨,其命剂也。 、 《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剂,剪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