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7:16
词汇“冷梦”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冷梦”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冷漠、无感情或不切实际的梦境。它可能暗示梦中的情感缺失或梦境内容的荒诞不经。
“冷梦”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冷”和“梦”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可能用“寒梦”来替代,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冷梦”逐渐成为更常用的表达。
在现代社会,“冷梦”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与现实脱节或缺乏情感共鸣的梦境或幻想。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梦境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冷梦”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冷漠、孤独和无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冰冷的夜晚、孤独的身影和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夜晚独自一人时,思绪飘向了一场冷梦,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迷茫。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冷梦”:
在无星的夜空下,
我沉入一场冷梦,
梦中的世界,
没有温度,没有色彩。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如英语中的“cold dream”或“chilly dream”,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指向一种缺乏情感和温暖的梦境。
“冷梦”一词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梦境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与幻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冷梦”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