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0:21
“志大量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志向很大但能力或资源很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或目标,但实际能力或资源不足以支撑其实现这些目标。
在文学作品中,“志大量小”常用来描绘那些心怀壮志却因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家,或者用来形容那些目标过高而能力不足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人或组织的战略规划与实际执行能力之间的差距。
“志大量小”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其结构和意义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反映了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文化中,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志大量小”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提醒人们在设定目标时要考虑实际条件。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应该脚踏实地,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朋友,他们有着宏伟的梦想,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和能力,最终未能实现。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志大量小”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志大量小梦难圆,脚踏实地步步前。”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望着远方的云海,心中充满了梦想,但脚下却是崎岖不平的路。这样的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志大量小”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g dreams but small means”,虽然不如“志大量小”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志大量小”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考虑实际条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1.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2.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3. 【量】 ——见“打量”(dǎliang);“掂量”(diāngliang)。
4.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