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4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40:36
揽辔登车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抓住马的缰绳并登上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准备出发或开始行动的姿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主动、迅速行动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揽辔登车 常用来描绘英雄或主角即将踏上征程的场景,营造一种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人准备迅速行动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报道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员或士兵准备投入战斗或比赛的状态。
同义词:跃马扬鞭、整装待发
反义词:踌躇不前、犹豫不决
揽辔登车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马车文化,当时人们出行主要依靠马车。随着交通工具的演变,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也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迅速行动和积极准备——仍然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揽辔登车** 常与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将领或侠客,他们通常在关键时刻迅速行动,展现出果断和勇敢的品质。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这个成语在描述具有这些特质的人物时尤为贴切。
揽辔登车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果断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勇敢、迅速行动的形象,激发人们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揽辔登车 来形容一个朋友在得知紧急情况后迅速采取行动的情景。这个成语准确地传达了他果断和迅速的特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他揽辔登车,
马蹄声声,踏破寂静晨曦。
心中豪情,如烈火燃烧,
征程万里,不畏风雨兼程。
揽辔登车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英勇的人物,手持缰绳,跨上马车,准备出发。伴随着马蹄声和车轮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mount the steed and ride forth",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迅速行动和积极准备的意义。
揽辔登车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传达了一种积极、果断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先自京师,而访豺狼,然后揽辔登车,以清天下。
丈夫入世贵倜傥,~气何爽!
1.
【揽】
(形声。从手,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俱可手揽。
【组词】
揽跋、 揽镜、 揽持、 揽摄
2.
【辔】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辔,马縻也。 、 《诗·邶风·简兮》-执辔如组。 、 《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执策分辔。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 清·周容《芋老人传》-或揽辔寒帷。
【组词】
辔勒、 辔衔、 辔策、 辔靷
3.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4. 【车】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