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9: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9:37:59
悲愤填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悲痛和愤怒充满了胸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极度悲痛和愤怒而情绪激动,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情感。
悲愤填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悲”、“愤”、“填”、“膺”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悲愤填膺常常与正义感和道德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不公和悲剧的强烈反应。这种情感表达在文学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同情和共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面对不公和悲剧时,内心充满痛苦和愤怒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因为不公的待遇而悲愤填膺,这种情感的表达让我深刻理解了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悲愤填膺,泪如雨下,
正义之声,响彻云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人们在抗议或哀悼的场景,表情悲愤,眼神坚定。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激昂的音乐或抗议的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illed with grief and anger" 或 "seething with indign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的强烈程度相似。
悲愤填膺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不公和悲剧时的情感状态。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反映了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情感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曹植听了这个题目,不禁~。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愤】
(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愤,懑也。 、 《楚辞·九章·惜诵》-发愤以杼情。 、 《后汉书·王符传》-志意蕴愤。
【组词】
愤切、 愤悁、 愤薄、 愤厥
3.
【填】
安定。 同: 镇
【引证】
《史记》-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
4.
【膺】
(形声。从肉。本义:胸腔,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膺,胸也。 、 《国语·鲁语》-无搯膺。 、 《楚辞·惜诵》-背膺拌合以交痛兮。 、 《楚辞·悲回风》-编愁苦以为膺。 、 《孔子家语·子夏问》-无拊膺。 、 清·袁枚《祭妹文》-旧事填膺,思之凄梗。
【组词】
膺门、 膺臆、 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