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48:30
手链:手链是一种佩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通常由金属、宝石、珠子、皮革或其他材料制成。它既可以作为个人风格的展示,也可以具有象征意义或纪念价值。
手链一词在中文中直接反映了其功能和佩戴位置。在古代,手链可能由简单的绳索或动物筋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和工艺不断丰富和改进。
在不同的文化中,手链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印度文化中,手链(如手镯)是女性传统服饰的一部分,而在西方文化中,手链更多被视为时尚配饰。
手链常常与美好的记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如纪念日、特殊**或亲人之间的礼物交换。它也可以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展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个人经历中,手链可能是一次旅行的纪念品,或是朋友间友谊的见证。例如,一条在海边小镇购买的手链可能唤起对那次旅行的美好回忆。
在诗歌中,手链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记录着佩戴者的故事和情感:
那串手链,轻轻绕在腕间, 每一颗珠子,都是往昔的篇章。 时光流转,它静静诉说, 那些未曾言说的,爱的誓言。
手链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闪耀的宝石、细腻的金属工艺或是多彩的珠子。听觉上,手链可能在手腕上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增添一份优雅和动感。
在不同文化中,手链的材质、设计和象征意义各异。例如,在非洲文化中,手链可能具有保护和祝福的意义,而在日本文化中,手链可能与特定的节日或传统相关联。
手链作为一种装饰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个人风格,也承载了情感和文化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手链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细节,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链】
(形声。从金,连声。(liàn)本义:铅矿)。
链条。
【引证】
《六书故》-今人以锒铛之类相连属者为链。
【组词】
铁链;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