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8:37
“手零脚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手脚不整齐,零散破碎的样子。基本含义是指事物零乱、不完整或不系统,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琐碎、不连贯。
在文学作品中,“手零脚碎”常用来形容场景或物品的杂乱无章,如:“房间里手零脚碎地堆满了各种杂物。”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琐碎,如:“他说话总是手零脚碎的,让人听不明白。”在专业领域,可能不太常用,因为这个成语更多地出现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
同义词:零零碎碎、杂乱无章、七零八落 反义词:井井有条、整齐划一、有条不紊
“手零脚碎”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比喻发展而来。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更多地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在中国文化中,整洁和有序被视为美德,因此“手零脚碎”这个成语往往带有贬义,暗示着缺乏组织和效率。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混乱和无序。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个杂乱的房间或一个说话没有重点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工作台或书桌上的杂乱状态,提醒自己要保持整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手零脚碎的思绪,如秋叶飘零,无法拼凑成完整的画卷。”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堆满杂物的房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说话断断续续、没有逻辑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over the place”或“scattered”,用来形容事物或思维的混乱状态。
“手零脚碎”这个成语在描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时非常形象,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用,在日常交流中也很有表现力。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情况的看法,并在语言表达上更加丰富。
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 这都是崔通来妄指。
一个绰号叫做油炸猢狲强舍,当日强梦桥之子。因他日常~,坐不安闲,身材短小,故有此名。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零】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零,余雨也。 、 《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组词】
零雨
3.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4.
【碎】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碎,细破也。 、 《庄子·人间世》-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 《荀子·法行》-毂已破碎。 、 《列子·黄帝?-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组词】
碎首、 碎折、 碎扯百裂、 碎身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