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44:19
手铐是一种用于限制个人自由的金属制工具,通常由一对金属环组成,可以通过锁链连接,用于束缚犯人的双手。手铐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被铐者逃跑或进行攻击。
手铐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束缚工具可能更为简单,如绳索或木制枷锁。随着技术的发展,金属手铐逐渐成为主流。在英语中,“handcuffs”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源自“hand”(手)和“cuffs”(袖口)的组合。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手铐的意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手铐可能与犯罪和惩罚紧密相关,而在其他社会中,手铐可能更多地被视为执法工具。
手铐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恐惧、压迫和无力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犯罪、不公和暴力。
在现实生活中,手铐主要由执法机构使用,普通公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模拟警察游戏中,手铐可能被用作道具。
在诗歌中,手铐可以被用作象征:
爱情如手铐, 束缚却又温暖, 两心相扣, 永不分离。
手铐的视觉形象通常是冰冷的金属,带有一定的重量感。听觉上,手铐的锁链可能会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这种声音常常与紧张和不安的情绪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手铐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手铐被称为“esposas”,这个词也有“妻子”的意思,暗示了一种束缚的关系。
手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物理上的束缚,也象征了更广泛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手铐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铐】
(形声。从金,考声。本义:手铐) 同本义
【组词】
镣铐、 铐子
戴上手铐
【组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