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5:57
“火镜”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聚焦阳光以产生高温的工具,类似于放大镜。它可以将太阳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从而产生足够的热量来点燃易燃物质。
“火镜”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火”和“镜”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高温和反射光线的工具。在古代,火镜可能是一种简单的放大镜,用于点燃火种。随着科技的发展,火镜的概念逐渐扩展到各种太阳能聚热设备。
在某些文化中,火镜可能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工具,与炼金术或古代魔法有关。在现代社会,火镜更多地与环保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相关联。
“火镜”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光明和力量。它也可能唤起对自然界奥秘的敬畏感,以及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的赞赏。
在户外活动中,使用火镜点燃篝火是一种常见的生存技能。在科学实验中,火镜也被用来展示光的聚焦效应。
在诗歌中,可以将“火镜”比喻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内心的热情和渴望。
在不同文化中,“火镜”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用途。例如,在古埃及,类似的工具可能被用于**仪式或医疗目的。
“火镜”一词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名称,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并在不同的语境中展现出多样的含义。通过对“火镜”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功能性和文化内涵。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