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6:35
词汇“悯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悯急”可以拆分为两个字:“悯”和“急”。
结合起来,“悯急”可能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同情和急迫感,即在同情的同时感到事情的紧迫性。
由于“悯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某个人或**的复杂情感,既有同情又有急迫感。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悯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古汉语中的一个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降低。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悯急”可能用来表达一种高尚的情感,即在同情他人的同时,愿意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悯急”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关怀和行动力,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紧急的社会问题,使用“悯急”这个词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行动意愿。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悯急”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感受和行动的决心:
在城市的角落,我见到了悯急的目光,
对无助者的同情,对改变的渴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社会问题的画面,如流浪者或灾区,配以柔和而急促的音乐,来表达“悯急”的情感。
由于“悯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难以找到。
“悯急”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传递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行动意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1.
【悯】
(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悯亡国也。 、 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组词】
悯人之凶、 悯念、 悯宥、 悯笑、 悯贫、 悯然
忧愁;烦闷。
【引证】
《孟子》-阨穷而不悯。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
【组词】
悯默、 悯悯、 悯愧、 悯叹、 悯时病俗
2.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