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19
词汇“悯救”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悯”和“救”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悯救”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悯救”字面意思是指同情并救助他人。其中,“悯”表示同情、怜悯,“救”表示救助、解救。结合起来,“悯救”强调在同情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帮助他人。
“悯”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同情、怜悯;“救”字同样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救助、解救。这两个字组合成“悯救”,强调在同情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帮助他人。
在**传统文化中,“悯救”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强调对他人的同情和救助。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与慈善、公益活动相关联。
“悯救”一词给人以温暖、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善良、助人为乐的品质。它鼓励人们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次悯救行动,帮助了一位迷路的小孩找到家人。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悯救”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悯救”:
在寒冷的冬夜,
星光悯救了迷失的旅人,
指引他归家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善良的人在雨中为无家可归者撑伞,传递温暖和希望。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馨的旋律,如《You Raise Me Up》,来表达“悯救”的情感。
在英语中,“悯救”可以对应为“compassionate rescue”或“merciful aid”,强调同情和救助的结合。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的同情和救助精神是相通的。
通过对“悯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同情和救助的重要性。这一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悯救”这一词汇,传递正能量和温暖。
1.
【悯】
(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悯亡国也。 、 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组词】
悯人之凶、 悯念、 悯宥、 悯笑、 悯贫、 悯然
忧愁;烦闷。
【引证】
《孟子》-阨穷而不悯。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
【组词】
悯默、 悯悯、 悯愧、 悯叹、 悯时病俗
2.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