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3
词汇“悯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悯”通常表示同情、怜悯,而“忌”则表示忌讳、避讳。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意味着对某人或某事的同情中带有一定的忌讳或避讳。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字面组合的假设进行。
由于“悯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悯”和“忌”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人们可能对某些事物或人物既感到同情又有所忌讳,这种情感状态可以用“悯忌”来描述。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遇到某些复杂的情感状态,可以尝试用“悯忌”来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悯忌的目光中,
她如一朵带刺的玫瑰,
既让人心生怜悯,
又让人不敢靠近。
由于“悯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悯忌”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复杂情感状态的可能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细腻和丰富。
1.
【悯】
(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悯亡国也。 、 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组词】
悯人之凶、 悯念、 悯宥、 悯笑、 悯贫、 悯然
忧愁;烦闷。
【引证】
《孟子》-阨穷而不悯。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
【组词】
悯默、 悯悯、 悯愧、 悯叹、 悯时病俗
2.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