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6:52
“失望”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因为期望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沮丧、不满或悲伤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中,“失望”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变化,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它是一个常用词汇,用来表达对某事或某人的不满。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情绪反应。
同义词:沮丧、灰心、失意 反义词:满意、高兴、得意
“失望”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失”和“望”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它主要用来描述失去希望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对具体**的不满。
在文化中,“失望”常常与对个人或集体期望的落空相关联。在社会层面,它可能反映出对政策、经济状况或社会的不满。
“失望”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气、低落的情绪和无力的感觉。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使人在表达时更加谨慎和悲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一次重要的面试失败而感到失望。这种情绪让我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准备下一次机会。
在诗歌中,“失望”可以这样使用:
失望如秋叶飘零, 心中期望化作灰。 岁月无声,梦难续, 只留下深深的叹息。
视觉上,“失望”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色调和低垂的肩膀。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音乐或无声的沉默相关联。
在英语中,“disappointed”是“失望”的对应词汇,它在西方文化中的使用情况与**文化中的“失望”相似,都是用来描述因期望未被满足而感到的不快。
“失望”是一个描述人类普遍情感的词汇,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他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