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1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15:53
海岸:指陆地与海洋相接的边缘地带,包括沙滩、岩石、悬崖等多种地形。它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海岸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海”和“岸”组成。在古代文献中,海岸常被描述为边界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在许多文化中,海岸是旅游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它也是许多传统故事和神话的发生地,如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
海岸常带给人宁静、放松的感觉,也可能引发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它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个人经历中,海岸可能是一次难忘的旅行目的地,或是童年记忆中的快乐时光。
在诗歌中,海岸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海岸静静地躺着, 见证了潮起潮落, 岁月的痕迹在沙中轻轻诉说。
海岸的视觉联想包括广阔的海景、细腻的沙滩和翻滚的海浪。听觉联想则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和海鸥的叫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coast”和法语的“côte”,海岸的含义相似,但文化联想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海岸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海岸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世界的视角。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岸】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引证】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 、 《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