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2:19
“伟岸”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高大、雄伟,具有崇高、庄严的特质。字面意思是指高大而雄伟,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品格或事物的规模、气势。
“伟岸”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伟”意为伟大、宏大,“岸”意为高大、雄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形容高大、雄伟的事物或人。
在**文化中,“伟岸”常与英雄形象、崇高精神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坚强、不屈的品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领导者的威严和权威。
“伟岸”一词给人以庄严、崇高的感觉,联想到高山、大树等自然界的雄伟景象,也让人想到历史上的伟人或英雄。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在登山时,看到一座巍峨的山峰,心中不禁感叹其伟岸,这种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伟岸的山峰,屹立在云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一种伟岸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庄严、宏伟的交响乐,增强这种伟岸的氛围。
在英语中,“伟岸”可以对应为“majestic”或“imposing”,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高大、雄伟的意味。
“伟岸”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色彩,不仅形容了外在的高大,也体现了内在的崇高和庄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1.
【伟】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同本义。
【引证】
《华严经音义》引珠丛-伟,大也。 、 《文选·汉武帝·贤良诏》-猗欤伟欤! 、 《三国志·诸葛亮传》-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 《宋史·韩世宗传》-风骨伟岸。 、 《聊斋志异·促织》-庞然修伟。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伟躯干。
【组词】
伟干长躯、 伟木、 伟干、 伟美,伟秀、 伟悍、 伟貌、 伟壮、 伟状、 伟丈夫
2.
【岸】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引证】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 、 《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