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5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54:47
词汇“海寻”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海”和“寻”两个字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对这个组合词进行分析。
由于“海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海洋文化中,“海寻”可能与探险、勇气和未知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由于“海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相关的具体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海寻”用于描述一个关于海洋探险的故事,或者用它来象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如英语中的“sea search”或“ocean exploration”。
“海寻”作为一个组合词,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能够激发人们对海洋探险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词汇,用于描述与海洋相关的探索活动。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