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19:04
“北岳”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北方的山岳。在传统文化中,“北岳”特指恒山,是五岳之一,位于山西省,因其位于北方而得名。
在文学中,“北岳”常被用来象征坚韧、高远和庄严。在口语中,提及“北岳”可能直接指代恒山,或者泛指北方的山脉。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旅游学,“北岳”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标识。
同义词“恒山”更具体,直接指向特定的山脉;“北方之岳”则更泛指北方的山岳。反义词“南岳”则是指位于南方的衡山,与“北岳”形成地理上的对比。
“北岳”一词源于古代对五岳的划分,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这一划分体现了古代人对山岳的崇拜和地理认知。
在文化中,五岳被赋予了深厚的和历史文化意义。北岳恒山不仅是道教圣地,也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体现了其在**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提及“北岳”,我联想到的是北方山脉的雄伟和庄严,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和**仪式。这种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神圣和敬畏。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登上了北岳恒山,那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北岳”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北岳”:
北岳之巅,云雾缭绕, 千年古刹,钟声悠扬。 山川壮丽,人心敬畏, 恒山之名,永载史册。
想象一幅画面:北岳恒山在晨曦中逐渐显露出其雄伟的轮廓,山间的寺庙传来悠远的钟声,这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庄严。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有“富士山”作为国家的象征,虽然不是“北岳”,但同样体现了对特定山岳的崇拜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北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地理、文化和历史上的重要性。这一词汇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识,更是传统文化和信仰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北岳”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2.
【岳】
(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嶽”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引证】
《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 、 《诗·大雅·崧山》-崧高维岳,骏极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