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1:53
“北寺”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北方的寺庙。在,寺庙通常是活动的场所,而“北寺”特指那些位于北方地区的**寺庙。
在文学作品中,“北寺”可能被用来象征宁静、远离尘嚣的修行之地,或者作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如古代武侠小说中的隐居之所。在口语中,提到“北寺”可能直接指代某个具体的寺庙,如北京的广济寺。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学,可能会详细研究北寺的建筑风格、历史沿革及其在文化中的地位。
同义词:北庙、北方寺院 反义词:南寺、南方寺院
“北寺”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北”指方向,“寺”指寺庙。在**古代,寺庙多建于山林之间,北方因其气候和地理环境,常有更多的寺庙建立。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寺”逐渐成为特定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一个词汇。
在文化中,寺庙不仅是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寺往往与北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紧密相连,反映了北方地区特有的氛围和文化特色。
提到“北寺”,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修行生活、古老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平和、敬畏的情感反应。
个人可能曾在北寺参加过**活动,或者在北寺附近体验过宁静的自然环境,这些经历都可能加深对“北寺”这一词汇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北寺钟声远,山林月色寒,心随梵音去,梦回古长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北寺的古老建筑和宁静的庭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也有类似的词汇如“北の寺”,但其具体指代的寺庙和文化背景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北寺”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2.
【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 、 《三苍 》-寺,官舍也。 、 《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官也。 、 《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令骑奴还至寺门。 、 《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城郭官寺。 、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
【组词】
寺正、 寺舍、 寺库、 寺省、 寺曹、 寺署、 寺卿、 寺棘、 寺丞
佛教的庙宇。
【引证】
《广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组词】
寺宇、 寺刹、 寺主、 寺庵、 寺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