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07
“整衣敛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整理衣服和收敛容貌。基本含义是指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人物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以示尊重和庄重。
“整衣敛容”源自古代礼仪文化,强调在正式场合的仪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核心含义保持不变,即在重要场合保持庄重和尊重。
在**传统文化中,仪容仪表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整衣敛容”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对他人和场合的尊重。
该词汇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现代的正式场合。在情感上,它传递出一种尊重和认真的态度。
在参加重要会议或面试时,我常常会提前整衣敛容,以确保自己以最佳状态出现,这让我感到更加自信和专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我整衣敛容,
步入那庄严的殿堂,
心中怀着敬畏与期待,
每一动作,皆显尊重与庄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镜子前整理衣领和领带,神情严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正式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来增强这种正式和庄重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ess up”或“look presentab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即在正式场合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整衣敛容”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也反映了社会对礼仪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提刑王某之弟妇得疾,为物冯焉,斥王君姓名,呼骂不绝口……良久,~如平时。
1.
【整】
(会意兼形声。从攴(pū)从束从正,正亦声。攴是敲打,束是约束,使之归于正。合起来表示整齐。本义:整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整,齐也。 、 《礼记·月令》。注:“整,正列也。”-整设于屏外。 、 《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乱易整,不武。
【组词】
整娖、 整立、 整扮、 整设、 整蔚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4.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