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3:37
词汇“没颜落色”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脸色变得苍白或失去血色,比喻因为惊恐、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显得面色不佳。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没颜落色”字面意思是指人的脸色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变得苍白无光。这个成语强调了面部表情的变化,通常与负面情绪或身体状况不佳有关。
“没颜落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面部表情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脸色变化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人的脸色常常被视为健康和情绪状态的反映。因此,“没颜落色”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生理或心理状态时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安和担忧的感觉,因为它通常与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它让人联想到紧张、恐惧或疾病等负面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因为紧张或生病而脸色不好,例如在描述一个朋友因为即将到来的面试而显得没颜落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她独坐窗前,没颜落色,心中满是忧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面色苍白,眼神无光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寂静的夜晚,增强这种不安和忧郁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white as a sheet”,用来形容人因为恐惧或疾病而脸色苍白。
“没颜落色”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脸色变化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反映了汉语中对于面部表情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文化中对于健康和情绪状态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描述更加生动和具体。
你休要没颜落色,休等那霜欺雪盖,愿师父早些儿引度俺到蓬莱!
我要不起去,一个家~的。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
3.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4.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