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5:58
“不虚此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这次旅行或经历没有白费,意味着这次出行或经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虚此行”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它强调的是行动的结果和价值,而非过程。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效率和成果的重视,强调任何行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的结果。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成功和满足感。它鼓励人们追求有意义的经历和成果。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完成一次有挑战性的项目或旅行,我都会用“不虚此行”来总结和回顾,这让我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时间都得到了回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湖海,不虚此行,每一寸土地,都刻下我们的足迹。”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眺望远方,背景音乐是轻快的旋律,这幅画面和音乐都能让人联想到“不虚此行”的满足和成就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t was worth the trip”或“The journey was worthwhi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义相似。
“不虚此行”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总结经历,还激励我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和事业。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价值。
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么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我们这趟来北京真是~。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
3.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引证】
欧阳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组词】
此等、 此生、 此地、 此个、 此家
4.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