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52
词汇“不融”字面意思是指某物不能与其他物质融合或混合。基本含义通常涉及物理或化学上的不相容性,或者在比喻意义上指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不和谐或不协调。
“不融”一词源自汉语,由“不”和“融”组成。“融”字古汉语中意为融化、融合,而“不”则表示否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表达不相容或不和谐的概念。
在某些文化中,“不融”可能被视为负面特质,特别是在强调集体和谐的社会中。然而,在其他文化或情境下,保持独立或不融可能被视为个性或创新的标志。
“不融”一词可能引发孤独、隔离或冲突的情感联想。它也可能让人想到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与同事或朋友之间因观念或习惯不融而产生摩擦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加深了对“不融”这一概念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喧嚣的世界里,我如一块不融的冰,静静守望着自己的孤独。”
视觉上,“不融”可能让人联想到分离的色彩或形状,如油画中未混合的颜色块。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不和谐的音符或旋律。
在英语中,“不融”可以对应为“incompatible”或“not blend”,在不同文化中,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不融”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不仅涉及物理和化学上的不相容性,也广泛应用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描述。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融】
(形声。从鬲,虫省声。鬲(lì),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
同本义。
【引证】
《晋书》-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夹炭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