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08
“不行”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通常表示“不可以”、“不允许”或“不合适”。它用来表达拒绝、否定或对某事的不认可。
“不行”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保持相对稳定。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中国文化中,“不行”常用于表达对规则或传统的尊重,有时也反映出对权威的服从。
“不行”通常带有一种拒绝或否定的情感色彩,可能会让人感到失望或挫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不行”来拒绝不合理的请求或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诗歌中,“不行”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坚决或悲观的氛围:
风说它要停, 但树说“不行”, 因为根深植于大地, 不愿随风而去。
在英语中,“不行”可以对应为“no”或“not acceptable”,在不同文化中,拒绝的方式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不行”是一个基础且功能强大的词汇,它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其多样的用法和语境,有助于更准确和有效地使用它。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