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4:56
动向: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方向。通常用于描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用于个人行为或思想的转变。
动向一词由“动”和“向”两个字组成。“动”表示**或变化,“向”表示方向。在古代汉语中,“动”和“向”分别有各自的意义,现代汉语中结合使用,形成了“动向”这一词汇,用于描述事物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社会,动向一词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市场分析、政策研究等领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关注和预测。
动向一词给人以积极、前瞻的情感反应。它暗示着变化和进步,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动向”来讨论工作项目的进展或市场变化,帮助团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诗歌:
风起云涌,动向无常,
世事如棋,步步为营。
心随风动,向光而行,
梦想之路,永不止步。
视觉联想:动向可以联想到地图上的箭头,指示着前进的方向。 听觉联想:动向可以联想到新闻播报中的实时更新,传递着最新的信息。
在英语中,“动向”可以对应为“trend”或“direction”,在不同文化中,人们都关注和讨论事物的发展趋势。
动向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还激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动向”这一词汇,对于提升沟通能力和分析思维至关重要。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