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2:05
时局: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当前的政治局势或时代背景。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特别是在特定时期内的发展和变化。
“时局”一词源于汉语,由“时”和“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时”指时间或时代,“局”指局面或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特定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在**文化中,“时局”常常与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时局”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复杂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重大和人物,以及这些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时局”来讨论当前的国际新闻或国内政治动态,例如在和朋友聊天时,我们会讨论“最近的时局变化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局”:
在动荡的时局中,
星辰依旧闪烁,
人们的心,
却如潮水般起伏。
在英语中,“时局”可以对应为“current situation”或“political climate”。不同文化中对时局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关心。
“时局”这个词在描述政治和社会状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当前的环境,还促使我们思考这些变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局】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局,促也。 、 《诗·小雅·正月》-不敢不局。 、 潘民《乘舆箴》-意局而辞野。
【组词】
局守、 局定、 局囿、 局滞、 局蹐、 局脊、 局数、 局趣、 局局蹐蹐、 局促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