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15
词汇“时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时康”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时代安康”或“时世安康”,指的是一个时代或时期的和平、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状态。
由于“时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时康”来描述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时期。
“时康”由“时”和“康”两个字组成。“时”指时间或时代,“康”指安康、健康。在古代汉语中,“康”还有繁荣、富足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康”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向往“时康”这样的社会状态,它代表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赞美某个时期的繁荣景象。
“时康”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和平、繁荣和幸福的生活。在表达中,它可能用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于“时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讨论历史或社会发展时,可能会间接提及这样的概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时康”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一个理想的时代或社会状态。例如:
“时康”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和谐的社会景象,或者是庆祝和平的音乐和舞蹈。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时康”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olden age”(黄金时代)或“era of peace”(和平时代)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时康”作为一个描述理想社会状态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文化理解。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康】
(会意。康为穅的本字。从禾,康声。本义:谷皮;米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穅。-康,谷皮也。 、 《庄子·逍遥游》-尘垢粃穅。 、 《汉书·陈平传》-亦食穅何覈耳。 、 《庄子·天运》-播康迷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