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1:34
时尚: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当前流行的风尚、样式或趋势,通常与服装、饰品、发型、化妆、生活方式等方面相关。时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变化。
“时尚”一词源自法语“mode”,意为方式或样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指代流行的生活方式和外观。在20世纪,随着全球化和媒体的发展,时尚的概念变得更加国际化和商业化。
时尚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影响。例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时尚可能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创意产业中,时尚是表达个性和艺术性的方式。
时尚常常与创新、活力和个性联系在一起。它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新鲜事物的渴望。然而,时尚也可能带来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追求完美和跟上潮流的人来说。
在生活中,时尚可以是一个有趣的社交话题,也可以是个人表达的一种方式。例如,通过选择特定的服装或配饰,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
在诗歌中,时尚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文化的变迁:
“时尚如风, 轻抚过岁月的脸庞, 留下斑斓的痕迹, 在时光的长河中, 永不停息地流转。”
时尚常常与光鲜亮丽的图片、动感十足的音乐和充满活力的视频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现代、前卫的氛围。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时尚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各异。例如,在英语中,“fashion”一词与“trendy”和“chic”等词相关,而在日语中,“ファッション”(fashion)则与“オシャレ”(oshare,意为时尚或时髦)相关。
时尚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外在的穿着和装饰,还反映了内在的审美和价值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时尚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特点。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尚】
(会意。从八,向声。本义:尚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尚,曾也。 、 《诗·王风·免爰》-尚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