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14: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14:28:36
词汇“方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方驾”字面意思是指并驾齐驱,即两辆车或两匹马并排行驶,比喻两者并列或不相上下。
在古代文学中,“方驾”常用于比喻两个地位、能力或成就相当的人或事物。在现代汉语中,该词汇较少使用,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方驾”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需要进一步的历史文献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方驾”常用于描述军事或政治领域中的并列关系,反映了一种平等或竞争的社会观念。在现代社会,该词汇的使用较少,但其背后的平等和竞争观念仍然存在。
“方驾”给人一种平等、竞争和并列的感觉。在思考该词汇时,可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重要的历史**,以及他们在特定领域中的并列地位。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方驾”的情况,但在讨论历史人物或学术成就时,可能会间接涉及该词汇所表达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历史长河中,英雄方驾齐驱,共谱辉煌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匹骏马并排奔驰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力量和速度的并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增强“方驾”所带来的竞争和并列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并驾齐驱”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方驾”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其表达的平等和竞争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历史文化。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驾】
(形声。从马,加声。本义:以轭加于马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驾,马在轭中。 、 《吕氏春秋·贵因》-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驾言兮焉求。
【组词】
驾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