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16
“不俟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等车驾准备好就出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行动迅速,不拖延,立即采取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不俟驾”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领导者果断、迅速的决策和行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军事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快速响应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不俟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礼仪制度,古代官员出行时需要准备车驾,而“不俟驾”则意味着不等车驾准备好就出发,体现了迅速行动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任何迅速的行动。
在**传统文化中,迅速果断的行动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面对紧急情况或需要快速决策的场合。因此,“不俟驾”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果断、迅速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高效的行动和果断的决策,对于强调行动力和执行力的情境非常有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迅速决策的情况,那时我便想到了“不俟驾”这个成语,它激励我迅速采取行动,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俟驾”融入到描述英雄人物的诗句中,如:“英雄不俟驾,千里赴戎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骑士不等马匹准备好就跃上马背,迅速出发的场景。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急促的马蹄声和风声,营造出一种紧迫和迅速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ct without delay”或“take immediate ac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迅速行动的概念是相似的。
“不俟驾”这个成语在强调迅速行动和果断决策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专业领域也有其价值。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俟】
(形声。从人,矣声。本义: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俟,大也。 、 《诗·小雅·吉日》-儷儷俟俟,或群或友。
等待。
【引证】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仪礼·士昏礼》-俟于门外。 、 《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组词】
俟命、 俟吉、 俟候、 俟时、 俟望、 俟嗣、 俟河之清
3.
【驾】
(形声。从马,加声。本义:以轭加于马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驾,马在轭中。 、 《吕氏春秋·贵因》-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驾言兮焉求。
【组词】
驾御